2012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市上下紧紧围绕“突出抓产业、集中抓项目、核心抓效益、重点保民生”的要求,努力破解发展难题,全力推进“十大工程”,创造性的实施“财源振兴计划”和“金融支撑计划”,经济发展稳中有升,“幸福海林”建设加速提速。
一、综 合
国民经济平稳运行。据初步统计,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64281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%,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356392万元,同比增长18.9%;第二产业增加值780817万元,同比增长17.8%;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72万元,同比增长10.6%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956元,同比增长16.7%。产业结构有所调整,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0.6:51.7:27.7,调整为22.8:49.9:27.3。
物价涨幅逐渐缩小。2012年,商品零售物价指数103.1%,比上年上涨3.1%。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103.1%,比上年上涨3.1%,呈“六升两降”格局。其中:食品类上涨4.7%,烟酒类上涨3.9%,衣着类上涨2.7%,家庭设备用品类上涨3.1%,医疗保健类上涨3.4%,交通通讯工具类下降0.1%,娱乐教育文化类下降2.2%,居住类上涨4.7%。
二、农 业
2012年,全市农、林、牧、渔业总产值530282万元,同比增长18.2%,其中:农业总产值446659万元,同比增长25.7%;林业总产值26154万元,同比下降28.1%;畜牧业总产值52559万元,同比增长4.6%;渔业总产值4140万元,同比增长1.5%;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70万元,同比增长3.4%。
农、林、牧、渔业增加值311253万元,同比增长18.9%,其中:农业增加值274690万元,同比增长24.6%;林业增加值12318万元,同比下降28%;畜牧业增加值21706万元,同比增长4.6%;渔业增加值2020万元,同比增长1.6%;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19万元,同比增长3.2%。
农业发展形势喜人。2012年,全市粮食总产量388400吨,同比增长22.5%,其中:水稻总产量60070吨,同比增长1.8%;玉米总产量281150吨,同比增长38.3%。蔬菜产量56093吨,水果产量2535吨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8159公顷,同比增长0.1%,其中: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590公顷,饲料作物播种面积124公顷,其它各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445公顷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77243公顷,其中:旱田68961公顷,水田7992公顷,水浇地290公顷。
林业生产增速明显。2012年,全市造林总面积6542公顷。育苗面积87公顷。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5038公顷。
畜牧业快速发展。2012年,全市肉类总产量16667吨,同比增长8.5%。其中:猪肉产量10843吨,同比增长12.2%;牛肉产量3290吨,同比增长6.8%;羊肉产量572吨,同比下降1.4%。大牲畜存栏57505头,同比增长3.5%,猪存栏88106头,同比增长0.7%,羊存栏52134只,同比增长3.0%,家禽存栏65.3万只,同比下降1%。
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如下:
|
计量 单位 |
2012年 完成 |
比上年(±)% |
|
计量 单位 |
2012年 完成 |
比上年 (±)% |
肉类总产量 |
吨 |
16667 |
8.5 |
奶类产量 |
吨 |
4640 |
-3.3 |
其中:猪肉 |
吨 |
10843 |
12.2 |
大牲畜存栏 |
头 |
57505 |
3.5 |
牛肉 |
吨 |
3290 |
6.8 |
猪存栏 |
头 |
88106 |
0.7 |
羊肉 |
吨 |
572 |
-1.4 |
羊存栏 |
只 |
52134 |
3.0 |
禽肉 |
吨 |
1834 |
-3.3 |
家 禽 |
万只 |
65.3 |
-1.0 |
禽蛋产量 |
吨 |
3523 |
-3.8 |
养 蜂 |
箱 |
28096 |
-7.3 |
渔业生产势头良好。2012年,全市渔业水面207960亩,其中养殖水面7960亩,莲花湖水面200000亩。水产品总产量2740吨,其中捕捞产量360吨,养殖产量2380吨。
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,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。2012年,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0万千瓦,全市拥有拖拉机14773台,农用排灌机械369台,大中型配套农具7092台,收获机械376台,运输机械1045台。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(折纯)11434吨,同比增长1.2% 。农村用电量7026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0.8%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工业生产势态良好。2012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(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)已达88家,实现产值1528559万元,同比增长34.1%,其中:国有企业1128万元,同比增长32.2%;有限责任公司647113万元,同比增长114.7%;股份有限公司219869万元,同比下降8.5%;私营企业575709万元,同比增长20.5%;股份合作企业84741万元,同比增长62.8%。
工业效益大幅增长。2012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30254万元,同比增长33.6%。产品销售收入1587093万元,同比增长30.7%。利税172259万元,同比增长32.9。利润99905万元,同比增长32%。
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。2012年,全市建筑业企业共12家,签订建筑合同额353772万元,同比增长12.5%;实现产值356351万元,同比增长15.3%,竣工产值352801万元,同比增长27.3%,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78715平方米,同比增长111.8%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
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。2012年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1480万元,同比增长38.3%,呈“两降一升”趋势。其中:农村投资45250万元,同比下降20%;房地产投资71051万元,同比下降28.4%;建设项目投资1165179万元,同比增长51.1%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36230万元,同比增长42.1%。其中:第一产业投资71980万元,同比增长67.4%;第二产业投资841417万元,同比增长38.9%(工业投资693830万元,同比增长62.6%);第三产业投资368083万元,同比增长32.5%。全市施工项目147个,同比增长14.0%。
房地产市场稳中有降。2012年,全市房地产企业30家。施工房屋面积254.7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4.6%,其中住宅面积163.1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7.4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37.5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15%,其中住宅面积33.8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7.4%。商品房屋销售额127925万元,同比下降2.8%,其中住宅销售额105017万元,同比增长17.4%。
五、贸易、旅游和招商引资
城乡市场繁荣。2012年,我市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共23家,其中,批发业(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)4家,零售业(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)14家,住宿业(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)5家。
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465万元,同比增长16.1%。分行业看,批发业55467.8万元,同比增长14.7%;零售业237823.5万元,同比增长15.3%;住宿餐饮业53173.7万元,同比增长21.3%。分区域看,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0596.1万元,同比增长16.1%;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5868.9万元,同比增长16.3%。
对外经济活跃。2012年,全市招商引资额到位资金856291万元,同比增长40.4%。直接利用外资额2076万美元,同比增长97%。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8850.9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30.3%,其中:出口总额13353.5万美元 ,同比增长11.7%;进口总额5497.4万美元,同比增长118.8%。
旅游业蓬勃发展。2012年,全市接待游客312.3万人次,同比增长30%;旅游业收入实现54900万元,同比增长30%。
六、财政、税收和金融业
财税形势明显增强。2012年,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191609万元,同比增长12.2%,其中财税27225万元,同比增长71.8%;国税120054万元,同比增长2.5%;地税44330万元,同比增长8.5%。公共预算收入72277万元,同比增长33.2%。地方税收收入45052万元,同比增长8.6%。财政支出201709万元,同比增长23.9%。
金融业稳定发展。2012年,全市各项存款余额923959万元,同比增长12.3%,其中,城乡储蓄存款余额723355万元,同比增长11.2%。各项货款余额417397万元,同比增长2%。
七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
教育事业稳步发展。2012年,全市普通中学16所,职业教育学校3所(职业高中、教师进修学校、成人卫生中专),小学39所,小学教学点13个。普通高中在校生4546人,普通初中在校生5761人,职业高中在校生825人,小学在校生11732人。
文化事业不断发展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,文化馆、图书馆、体育馆和乡镇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,农家书屋建成112个,实现全覆盖。全市专业文工团1个,图书馆1座,新华书店1家。全市文化馆1座,乡镇文化站8所。
卫生事业不断发展。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94个,地方185个,其中市直二级医疗机构3个,市直卫生机构7个,专科医院2个,乡镇卫生院8个,民营个体1个,农村卫生所(室)165个,卫生防疫机构1个,妇幼保健机构1个。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507张,卫生技术人员2070人,其中:执业医师804人,执业助理医师630人,注册护士533人。
体育事业蓬勃发展。2012年,全市参加体育锻炼人口21.8万人次,同比增长2.01%。我市运动员参加黑龙江省体育赛事共获得3金、4银、3铜的好成绩。其中,参加黑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速度滑冰比赛获得1金、3银、1铜,参加黑龙江省第三届健身气功交流比赛获得2金、1银、2铜。向上级输送运动员3名,其中向牡丹江市体校田径队输送3名运动员。
八、能源和环境保护
环护能力全面提升。2012年,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%,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%,工业废水处理率100%,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%,API(空气污染指数)小于100的天数为330天。
节能减排初见成效。2012年,全市能源消费量83.66万吨标准煤,其中: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7.14万吨标准煤,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46.54万吨标准煤,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15.33万吨标准煤,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14.65万吨标准煤。万元GDP能耗0.57吨标准煤/万元,同比下降3.78%。
用电量下降明显。2012年,全社会用电量44802万千瓦时,同比下降6.49%,呈“三降一升”趋势。其中,居民用电量9068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9.42%;第一产业用电量3215万千瓦时,同比下降11.16%;第二产业用电量27978万千瓦时,同比下降10.04%(工业用电量27645万千瓦时,同比下降10.14%;);第三产业用电量4541万千瓦时,同比下降7.38%。
九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我市人口比上年略有下降。截止到年末,全市总人口401550人,比上年减少2546人,下降0.6%,其中:农业人口157464人,比上年减少1232人;非农业人口244086人,比上年减少1314人。全市城乡居民总户数159594户,比上年增加938户。全市出生人口2740人,比上年增加211人;死亡人口3316人,比上年增加256人。全市人口出生率6.8‰,死亡率8.3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-1.5‰。
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同步增长。2012年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53元,同比增长14.1%;农民人均纯收入11656元,同比增长13%。
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。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5742人,比上年增长15.1%;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8585人,比上年增长1.3%;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9391人,比上年增长16%;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3624人,比上年增长11%;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2891人,比上年增长11%。
(撰稿人:市统计局综合核算监督检查股 迟玉峰)
注:1、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。
2、公报中,地区生产总值,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据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。
3、本公报统计口径,除地区生产总值外,均不含海林农场和山市种奶牛场;林业部分不含三大森工局。
4、工业部分按2012年12月月报计算。
5、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,房地产开发投资。